回国一周,开始进入暑假的状态,《舌尖上的美剧》结束了,《武聊至极》第三季要开播了,暑假课程也在积极准备当中。
上周坐飞机从底特律回来,飞机上左边和右边坐的都是一对母子,左边这一对母亲岁数不小,孩子大概只有十几岁,母亲在飞行当中一直和儿子说英文,儿子时不时会说几句中文,有的时候我在想,可能以后我也会是这样的结局。
曾经很多年前,我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事实:有一天,你的孩子是黄皮肤黑眼睛,但是一嘴油腔滑调的英文,一句中文都不会,连郭德纲的相声都听不懂,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,后来慢慢的理解。
我一个布朗大学的同事告诉我,他8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毕业,来布朗读博士,毕业之后留校,之后育有一儿一女,孩子小的时候口语听力还可以,但是到了高中,中文的口语听力一直退化,阅读和写作肯定不行,曾经为这事和媳妇吵了好多次,后来她媳妇调侃着说,孩子是美国人,干啥要会中文?这才豁然开朗,现在我也一直用这一句来劝自己,这可能就是我们一代移民最大的culture shock吧,就其本质来说,作为一个俗套的人而言,谁又不是为了下一代在活着呢?
有人问我想要孩子吗?
回答是肯定的,这不是权利与义务的问题,是生命延续的问题。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,任何一对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,都能平平安安,因为有一天咱们闭了眼,不在这世界上时,咱们还会有一代人,甚至是很多代人在不断的延续,也许他们早已经没有了咱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,但是哪怕是一个DNA的传递,这也是生命的象征,生命的意思何尝不是这样呢?
昨天出门打车遇到一个司机大姐,一路上就在说孩子,中国人怎么怎么多,教育怎么怎么不容易,中学生压力怎么怎么大,我听着不禁乐起来,我说,大姐,中国没那么可怕吧,大姐也乐了。
实际上,人生的喜与悲是交替进行的。有了孩子的,想上学的不容易,那还有那么多不育不孕的呢?那咋办呢?其实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辛苦之处,加在一起也就变成了整个民族的负累,在中国生活的人,有几个说不累的呢?天天还给你灌鸡汤说,不累就不对了,人生要奋斗,要努力,退一万步说,你要有个好爹,哪怕你生在塞班岛了(隶属美国管辖),也没有现在这么累,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可怕的地方吧。
咱们的教育把人都教育成了面目可憎的样子,就连到了国外仍然没有改变我们自己的样子,生了孩子之后还要搞什么preschool training,我一个朋友说我们美国人不搞这一套,就是要天生自持,想干啥干啥,无所谓,找不找到的工作是他十八年以后自己的事,和父母没什么必然关系,从这一代开始想的开,下一代才能过的好。就好比大四的学生报名参加我的辅导课程,父母还得跟到北京来,原话是,孩子没有出过远门,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可怕的地方,咱们究竟一代一代把下一代打算培养成什么样?自私?冷漠?没有独立性?到了社会怎么办?
还好,还好,社会上都是一样的人,也总不会受骗。
回到飞机上的那两对母子,左边那一对妈妈一直在照顾孩子,连拖鞋都是妈妈给穿上,孩子看着怎么也上初中了,妈妈来回问,冷不冷,热不热,饿不饿?难道十几岁的美国孩子是弱智吗?其实啊!真的和生在哪里没有关系,关系是养在什么样的家庭,家教这个东西,咱们学不来,你是美国人也不行。
这一对母子倒也就算了,走道右边的这一对母亲和孩子我也是够了,妈妈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英文和孩子从上了飞机就大声喧哗,一直在说啊说啊,一会中文,一会英文,孩子小,咱们能理解,大人也这样,我觉得就是大学教授,也算是没有教养吧。
十几个小时的飞机,有一半时间都在说话,最让我受不了的是,快到了下飞机的时候,不断地和孩子说,你要记住,下了飞机,一分钟都不能和我分开,凡是要带你去找妈妈的人的都是坏人,凡是说是妈妈朋友的人也都是坏人,下了飞机只有你和妈妈,其他都是坏人,一定不能和除了妈妈以外的任何人走,这个国家坏人特别多。
我当时火冒三丈,你丫不就拿了个美国身份,孩子是美国人了,中国有那么可怕吗?要是真的有那么可怕干啥要回来呢?在美国好好待着你的,再说了,你丫不也是中国人,一代移民过去,还不知道怎么过去的呢?生个孩子感觉全世界都是坏人。
人呐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忘本,走到何时何地都要记得咱们的祖先是中国人,所谓学外语,对于国人来说不过是找份工作,对出了国的不过是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罢了。
中国真的没有那么可怕。
PS 最近“分答”上玩的挺开心的,有时间来找我,搜索“brotherfive”即可提问。
7/1/2016